於1995年開館的豐田市美術館,期待能藉由展覽和教育普及活動,開啓鑑賞者與作品之間的對話,進而構築作品與人互動的場域。本館的設計,美術館建築由日本知名建築師谷口吉生操刀,庭園造景則出自於美國景觀設計師彼得·沃克(Peter Walker)之手。在觀覽作品之餘,來館者還可欣賞體驗本館整體建築與庭園景色之美。
建築師‧谷口吉生
1937年出生於東京。1960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,196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學科研究所。曾任職於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,於1975年獨立開業。主要的建築代表作有丸龜市立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(1991年)、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(1999年)、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新館(2004年)、京都國立美術館平成知新館(2014年)等。曾獲日本建築學會獎(2次)、吉田五十八獎、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等眾多獎項。
為了讓來訪者遠離日常喧囂,美術館並未直接於入口處現身,隨著蜿蜒的路徑前行,其全貌才得以漸次開展。活用丘陵高低地勢而配置其間的館體建築,是由乳白色的玻璃與綠色的板岩所構築而成的直立方塊,以天空為背景浮現於眼前。
繼續往入口邁進,與規模宏大的建築物形成對比的,是隱身於正方形牆面後方、低調內斂且高度低矮的入口門廳。在此處我們可再次回歸自我的身體感受,為接下來與美術作品的相遇做準備。
進入些微昏暗的入口門廳後,前方是光照充足的挑高空間。步上階梯,接著出現空間更為寬廣明亮的展示室。每一間展示室的空間構造與使用建材都相異,營造出各不相同的印象。逡巡於各間展示室之中,隨著對外開口與窗體的不同設計,每一次都會開展出全新的光景,時常刷新我們的視覺感受。
從美術館賦歸時,建議您從2樓水池的對岸眺望全景。讓人身心舒暢的遼闊水面將周遭景色映照於波紋之間,幾何式的建築立於其中更為醒目。夕陽西沉,乳白色的立方體透射光亮,宛如燈籠一般浮現於水面之上。
景觀設計師
彼得‧沃克
1932年出生於美國加州的彼得‧沃克,是活躍於全世界的景觀設計師。在日本國內曾與建築師‧磯崎新共同合作播磨科學公園都市計畫與城市公園設計,並與谷口吉生合作設計丸龜車站站前廣場。紐約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(2011年)中建造於雙子星大樓遺址上的巨大水池,成為人們默哀追悼的空間。豐田市美術館的庭園是由美國景觀設計師彼得‧沃克所設計的作品。 具高低落差的庭園構造是由圓形與方形、幾何圖案與不規則形狀等對立性的元素所構成。上段的水池與庭園形成帶狀紋路,下段的庭園則是利用草皮與石礫排列出雙色的市松格紋,其間則設置了雕刻作品以偏移其幾何感。微微傾斜延伸的繩索與長形鋪路石強調了遠近感,更加突顯寬廣空間的延展性。此地曾是舉母藩的七州城,佔地內的一隅仍保留了復建後的隅櫓(譯註:建造於城堡邊角的瞭望台)。